近日,我市強對流天氣頻繁,不少路段出現積水情況。記者聯系市公路中心、百城集團等部門,走訪同集路、環島干道、海翔大道等3個易積水點,了解路面排水系統的升級情況。
同集路:增加排水溝 連接雨水管
26日下午,記者來到同安同集路(珠厝互通段),工作人員正在清理排水溝內堆積的樹葉及垃圾。“去年9月7日夜間,我市有強暴雨,同集路(珠厝互通段)道路嚴重積澇,影響了周邊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廈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同安分局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為有效解決暴雨期間該路段道路積澇,減少強降雨對道路交通造成的不利影響,有關部門通過在該路段兩側增加兩段排水溝,并用兩條雨水管連接梧侶溪,解決了路面排水問題。
環島干道:汛期每15天清理一次管道
同日下午,記者來到環島干道曾山隧道口(靠近龍虎山路一側),工作人員正在檢測排水管道。“這一位置由于處于低洼地帶,下雨時周圍的雨水匯集至此,加上原有的排水管道被周圍樹木的樹根打穿,截面堵住,導致不能及時排水。”廈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直屬分局相關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相關部門將原有排水管位置挖開,重新埋了一根直徑為30厘米的管道,結合匯水面積,將雨水引入周邊排水系統;汛期每15天清理一次,保證排水設施能發揮最大功效。
海翔大道:統一管理,增加設備用房
今年5月18日的暴雨曾造成海翔大道399K+70下穿孚蓮路處道路積水。27日下午,記者走訪該處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18日出現5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雨量急水量大,下穿通道積水約40厘米深。水淹沒泵房使泵房設備損壞導致抽水泵電源不能工作。“接下來我們針對損壞的四個控制柜及時聯系相關單位進行及時維修更換。”該負責人稱,泵房會增加雙電源,第二電源點采用柴油發電機,并對相應的配電控制柜進行提升。同時,為了方便統一管理,將增加設備用房,放置的設備包主要包括道路積水采集子系統、視頻監控子系統、交通引導子系統等,利用PLC控制器將所采集的信息綜合處理,并發出預警信息進行本地或遠程控制。(廈門日報記者 薛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