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交通比作人體的經絡,那么,斷頭路則是城市交通中的梗阻。今年以來,我市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市委主要領導對全市斷頭路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就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具體指示。根據指示精神,市政府相關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打通斷頭路相關工作,包括行動計劃、審批優化、施工組織、財政體制等。
根據會議要求,市大交通辦會同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對符合我市路網規劃,但受征地拆遷、山體阻隔、部隊設施及用地、鐵路與城市快速路等分隔影響而中斷的道路進行了全面梳理,并擬定了《全市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方案(2021 -2023年)》(簡稱行動方案)。日前,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行動方案。
補齊民生短板
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斷頭路,這一阻礙市民出行的“攔路虎”,是在廈門前期路網建設過程中,因征地拆遷和片區開發時序等因素影響,導致部分道路未按規劃一次建設到位,存在“斷頭”現象,不僅加劇交通擁堵,也制約著城市的發展。斷頭路,成了廈門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名副其實的民生短板。
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市大交通辦、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市政園林局、市交通大提升專項工作組、各區政府等部門,制定了《全市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方案(2021 -2023年)》。這是我市打通城市道路“中梗阻”的重要行動指南,將進一步完善島內外路網建設,有效提升我市交通承載能力。
目前,市交通運輸局、市市政園林局、各區政府及相關片區指揮部等責任單位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對全市斷頭路認真細致梳理,反復核對每一條斷頭路,積極開會研究打通斷頭路難點、堵點,確保行動方案能落細落小落實,真正解決市民關切的熱點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擬投資46.23億元
打通47條斷頭路
在傾聽民意、廣泛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為每一條斷頭路量身定制綜合整治方案,還路于民,變斷頭路為市民的“舒心路”,也為城市治堵開出一劑良方,不僅能夠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還將提升城市道路綜合治理的成效。
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囊括:3年內,將分步實施全市47條斷頭路的打通工程,總里程約21.06公里,總投資約46.23億元。其中,思明區6條(東岳路、后濱東路等),湖里區8條[祥嶺路(成功大道以東)、枋湖片區縱六路北段等],海滄區11條[東孚西路(高速連接路以西段)、新光路(新陽北路至新光北路段)等],集美區7條[集源路(集源路-濱海西大道)、西蓮路(連勝路-英瑤路)等],同安區11條[城北六號路南段(古莊新城-環城北路)、陽翟西路(陽翟小學-卿樸路)等],翔安區4條[祥福一路(宋坂小學南側)、祥吳三路(宋坂小學東側)等]。
3年計劃的啟動時間為:2021年實施29條;2022年實施13條;2023年實施5條。
記者了解到,行動方案主要梳理島內兩區及島外四區斷頭路,并根據斷頭路產生影響的嚴重程度,厘清輕重緩急,同時結合開發時序,近期優先打通代價小、見效快、對片區路網系統性影響大的路段,緩解交通擁堵。
據介紹,該行動方案也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到優化項目審批,從完善市區財政分擔體制和方案設計到強化施工進程,都有明確規定。與此同時,行動方案要求嚴格督導考核,建立工作月通報制度,對建設推進不力、未完成年度重點任務的責任單位將嚴肅追責。
【點擊】
祥嶺路下穿鐵路通道
下月底完工
5月11日近14時,記者在祥嶺路下穿鐵路東側接線工程現場看到,施工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實名制員工通道值班崗亭的電子顯示屏記錄,有上百位工作人員正在施工。
位于湖里區的祥嶺路,被南北走向的鷹廈鐵路和成功大道“切成”東西兩段,成了一條被擱置多年的斷頭路。如今,隨著祥嶺路下穿鐵路接線工程竣工時期的臨近,沉睡已久的它即將被喚醒。
施工單位負責人陳先生向記者介紹,祥嶺路下穿鐵路東側接線工程,道路全長250米,寬30米,總投資約2000萬元,U形槽主體施工已竣工,目前正在進行下穿通道人行梯道、雨污水管及路面基層施工,一切都有條不紊,按照工程進度計算,目前完成了超過八成,預計下月底完工。
祥嶺路的開工建設牽動著周邊居民的心。臨近施工現場不到百米處一家食雜店的老板老林稱,他在這里開店已超十年,常耳聞居民對“鐵路障礙”所帶來不便的抱怨,大家盼著工程開工,數著工期完工,眼看著下穿通道不久就將貫通,心里充滿期待。
記者了解到,祥嶺路下穿鐵路周邊分布著多個居住區,湖里區第二實驗小學也坐落于此。即便物理距離近在咫尺,但因為“一墻之隔”,此前不少居民都要繞個圈接送小孩,實屬不便。如今,他們就等著斷頭路打通,提高出行便利——正是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讓他們有了獲得感。
據介紹,在打通斷頭路的工作部署中,湖里區領導以及職能部門做到了領導高度重視,主動作為,聞風而動,充分發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獲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目前,湖里區計劃打通的8條斷頭路,有5條已經開工建設,另外3條也將在今年開工。
【數據】
2021年-2023年47條斷頭路打通工程
總里程:
約21.06公里
總投資:
約46.23億元
各區分布:
●思明區6條
●湖里區8條
●海滄區11條
●集美區7條
●同安區11條
●翔安區4條
啟動時間:
●2021年實施29條
●2022年實施13條
●2023年實施5條
2016年以來打通斷頭路成績
早在2016年,我市就制定了“打通斷頭路規劃方案”,截至2020年,我市共完成了22條斷頭路的建設,里程約7.36公里,項目總投資約3.73億元。
【分析】
打通斷頭路
有效落實破解難點
記者了解到,2016年我市就制定了“打通斷頭路規劃方案”。截至2020年,全市共完成了22條斷頭路的建設,里程約7.36公里,項目總投資約3.73億元。雖然這幾年我市在打通斷頭路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跟實際情況相比,這些成效還遠遠不夠。
據了解,我市部分斷頭路存在時間可能超過10年甚至20年。打通斷頭路,以前為什么這么難?市大交通辦相關工作人員為記者詳細解讀了這些工作難點。
首先,在打通斷頭路過程中,需要就用地協調、征地拆遷、居民安置、資金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開展眾多工作,有的斷頭路則屬于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歷史遺留問題,項目推進過程中溝通協調難度較大。其次,斷頭路項目建設中的投資機制不夠完善。根據現行投資體制,島內外斷頭路基本屬于城市次、支路,征拆費用高昂,資金投入遠超預期,財政負擔沉重。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推動下,以上問題的解決得到了有效落實,打通斷頭路工作進入了快速推進的軌道。
在采訪中,各責任單位也紛紛表示,雖然工作難度大,但越難越要敢于突破,要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精神,確保“打通斷頭路”項目取得預期成效,提升市民的獲得感。(本版文 廈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通訊員 劉建輝 許越 吳鷺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