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
生活中,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醫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時期,他們負重前行、馳援抗疫前線,成為最美逆行者。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傳遞著正能量。
他們的美德,都值得弘揚。
他們就是——泉州好醫生!
閩南網5月28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一輩子致力做一件事,整整37年,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黃方,在耳鼻喉領域潛心研究,曾先后獲得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二次,他還時常為患者設身處地著想,從不開大處方,幾乎成了全院開藥最少的醫生。他常說,當醫生要有職業道德,不能讓病人雪上加霜,自己也就問心無愧。
門診中的黃方
人物名片
黃方,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省醫師協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副會長,擅長耳顯微外科、眩暈、頭頸腫瘤、鼻內窺鏡及耳鼻咽喉頭頸部罕見疾病的臨床治療。
聽從父親建議,走上從醫路
從小出生在一個良好家風的家庭里,父母親是國內知名的水利水電專家。父親年輕時,參與國內著名的劉家峽、龍羊峽、青銅峽等水電站的勘探設計和建設,他們四處漂流,居無定所。黃方說,自己是在蘭州出生的,滿月后,就被父母送回了泉州,由祖父母照顧長大。
與父母常年分別,少年的黃方就懂事勤奮,1979年參加高考時,他本不想學醫,但父親建議,醫生具有專業技術和特長,不管在什么年代,都需要醫生。而且,家里要是有一個醫生,也可為家人服務。
黃方考入了福建醫科大學后,勤奮刻苦,學習成績名屬前列。畢業時,原本有條件留?;蛟诟V莨ぷ?,但黃方說自己是泉州人,應該回到泉州工作,而畢業前幾個月,祖父去世了,老家還有一位80多歲的祖母需要照顧,因此更加堅定了他回泉州的決心。所以,1984年畢業后,黃方就選擇在福醫二院工作至今,也成了如今醫院在職醫生中最年長的員工之一。
而他打趣說,30年后兒子也是聽從他的建議學醫的,而且還比他厲害,是湘雅醫學院本碩博連讀八年制的博士,也算是接過他的衣缽,成為一位外科醫生,如今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
他在泉州開展首例人工耳蝸技術
在一個醫院一個科室,一干就是37年,黃方說,原本想要選擇內科,卻陰差陽錯來到外科。
在耳鼻喉科,黃方不因循守舊、排斥新技術,而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并在科室甚至在全市率先開展不少新技術。在鼻內鏡外科技術傳入國內大醫院不久,黃方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就掌握了這門新的內鏡技術,除常規手術外,還開展鼻顱外科和鼻眼外科及鼻竇腫瘤的手術,比如他率先與神經外科合作開展多例的內鏡和顯微鏡下經蝶竇的垂體瘤切除術。
1991年他在耳鼻咽科率先開展懸壅垂腭咽成形術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992年他率先使用微型高速耳科電鉆開展先天性外耳道閉鎖的外耳道中耳成形術,積累經驗后申請了課題、發表了相關論文,該項目于1996年因此獲得省醫藥衛生進步三等獎。2012年,他在全市開展了首例人工耳蝸植入術,此外,他還經常與呼吸內科合作,開展呼吸道狹窄的T管介入治療。同時,研究治療罕少疾病也是黃方的一大興趣和專長,發表了不少相關論文,他還是《罕少疾病雜志》的編委。
黃方在搶救氣管異物的手術場景
致力科普近20年
從不開大處方
為了向病人介紹疾病的防治知識和宣傳教育,近20年來,黃方頻繁地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和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向廣大群眾講解常見病、多發病的科普知識。
在醫院圖書館的一個小房間里,這里是黃方的“工作室”,案頭的書刊、文獻、報紙堆成小山,兩臺電腦屏幕里,顯示的密密麻麻的文檔和文件夾,都收藏著他多年來無數的成果和收獲。
比如搶救眾多的氣道異物、食道異物、口腔頜面頭頸部創傷、治療兒童鼾癥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耳石癥等病例,他都會詳細地寫下來發在報刊、微信公眾號和微信朋友圈,提醒大家應該注意避免哪些誤區,如何預防等。
不僅醫術精湛,黃方高尚的醫德也為他積攢下了很多“粉絲”,很多病人都是聽聞他的口碑找上門來的。在37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最先考慮的是患者的感受,他深知患者不易、求醫路很艱辛,對病人,他從來都是提供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從不開大處方,也不使用不該用的高值耗材,更是從未向病人索取過紅包和藥品回扣。“他們本來就很不容易了,有些貧病交加的人甚至是“砸鍋賣鐵、負債來看病,我們不能對他們雪上加霜。”有數據統計,他的門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費用,處于全院最低廉之列。
黃方在進行氣管狹窄硅酮T管植入術
教書育人,桃李芬芳
科研和教學伴隨著黃方的一生,他治學育人和治病救人同樣嚴謹認真,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以免誤人子弟。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就先后兩次獲得福建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被評為福建醫科大學青年骨干教師;新世紀初他被遴選為福建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福建醫科大學學科帶頭人。
黃方20年來招收培養了14位研究生
黃方是醫院較早獲得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的醫師之一,對學生的品行和學業嚴以施教,而在生活上又無微不至地關心,20多年來他招收培養了14位全國統招碩士研究生,品學兼優的學生畢業后分布在全國各大醫院,可謂桃李芬芳。30多年來黃方先后主持省市科研課題七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更是多達70余篇。由于所取得的成績,黃方曾任福建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副主委,連任多屆《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雜志編委。
黃方對醫院有著深厚的情懷,他說自己一生的職業生涯都是在醫院度過的,親歷并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醫院的滄桑巨變,自己個人的成長融入了醫院的發展歷程。今年醫院建院140周年,黃方參與策劃了多項紀念活動,并利用自己的收藏優勢和文史功底撰寫10余萬字的醫院通史和歷史影像。(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