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福建省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推進小組下發通知,推廣福建省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第二批4項可復制創新成果。
為進一步發揮寧德市、龍巖市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中的“試驗田”作用,經研究,確定寧德市、龍巖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第二批4項改革創新成果在省內復制推廣。
成果一:寧德農信“福海貸”
為支持我省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助力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寧德農信系統創新推出“福海貸”系列產品,包含倉單貸、水域灘涂養殖貸、漁排托管貸等,貸款期限靈活、額度高、利率低,有效激活海洋要素,解決海洋經濟擔保難、貸款難問題。
通過將現有涉海信貸產品整合到“福海貸”統一品牌項下,有效破解沿海信用行社的海洋信貸產品“各自為戰”問題,同時在閩東沿海連片整體開展海上信用工程建設,形成“福海貸+海上信用漁區”特色做法。至2020年末,累計發放“福海貸”4.19萬戶、余額43.9億元,累計創建“海上信用漁區”10個。
成果二:蕉城區普惠金融糾紛調處中心
2020年5月,寧德市蕉城區成立普惠金融糾紛調處中心,通過建立金融司法協同機制,健全金融糾紛特邀調解員隊伍,為普惠金融糾紛當事人提供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式,讓糾紛預防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訴前。
繼推行普惠金融糾紛訴非聯動工作機制后,蕉城區法院45.3%的金融糾紛在訴前得到化解,數量達451件。其中,借款人在調解中當場付清貸款94筆,銀行一次性收回貸款352.05萬元,按分期還款協議另收回貸款95.76萬元,共447.81萬元,比2019年通過強制執行收回貸款多378.06萬元。此外,縮短訴訟周期,降低金融機構處置不良貸款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成果三:龍巖市金融支持鄉村振興“986工程”
龍巖市在全省率先探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986工程”,承接原扶貧再貸款“整村推進”模式的優點,打造一批有典型效應、示范作用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示范村。目標是力爭2020年末示范村農戶建檔面要達到90%(含)以上、農戶授信面達到全村農戶數的80%(含)以上、農戶用信面達到全村農戶數的60%(含)以上;2021年貸款利率不高于6%、信用貸款占比高于60%;到2022年末全市80%行政村都創建成為示范村。
至2020年末,全市首批139個示范村全部完成創建目標,示范村建檔面、授信面、用信面分別占創建目標總數的97.97%、90.77%、69.30%;貸款余額23.70億元,貸款增速高達98.37%,高出創建行同期涉農貸款增速74.57個百分點;示范村貸款平均利率7.16%,比創建行同期涉農貸款平均利率低1.01個百分點。
成果四:武平縣林業金融服務體系
龍巖市武平縣發揮“全國林改第一縣”的標桿作用,率先建立林權抵押貸款評估、收儲、擔保、流轉、貸款“五位一體”林業金融服務體系,有效解決林權抵押貸款評估難、擔保難、處置難、流轉難和貸款難等“五難”問題,探索出一條“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與“青山變金山”的發展路徑。
至2020年末,武平縣林權服務中心累計辦理林權評估737筆、2.31億元,林權擔保742筆、0.88億元,林權流轉1115筆、面積23.62萬畝、4.72億元,林權抵押貸款750筆、6.65億元,林權收儲6筆、185.5萬元,成功處置風險4筆、96萬元。(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王永珍)